林正炎 ,概率统计学家。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概率极限理论和统计大样本理论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7)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1998,2002)等奖项。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03)和浙江省特级专家(2005),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研究院(IMS)Fellow(2008)。
我的概率统计(科研与教学)生涯是与原杭州大学数学系的发展紧密伴随的。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数学系大部分的学科带头人被调往复旦、中科院等单位。留在杭州的教师,一部分仍在浙大,一部分调到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1958年杭州大学成立,不久与浙江师范学院合并,仍命名为杭州大学。
我从1958年进校求学,到1998年秋同属原浙江大学的四校合并,可以说经历了杭州大学从创办、发展到最后与原浙大等校合并的整个过程。
上世纪50年代,国内专门从事概率统计研究和教学的学者还很少(仅如从欧美回国的许宝騄,从苏联留学回国的王梓坤、江泽培,中科院的王寿仁等),概率统计学科在全国都处于初创阶段。当时除北大、中科院等极少数单位有个别教师是专门从事概率统计的科研和教学之外,大多数院校几乎没有人熟悉这一学科。50年代后期,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高等院校大张旗鼓开展教育革命,全国数学界在加强优势基础学科的同时,掀起了一股发展一些有很强应用背景的新兴学科(如计算数学、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的热潮。
当时,在杭州大学(及稍早的浙师大)数学系,以陈建功、徐瑞云两位教授为代表的函数论学科和以白正国教授为代表的几何学科在国内数学界已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其他数学学科都相当薄弱,有的几乎是空白。当时数学系的基本办法是加强自身建设。通过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分别赴复旦、北大、中科院等单位进修,让他们尽快赶上国内的先进水平。对于计算、概率等十分重要又几乎是空白的学科,系里给予了特别关注。为了建立和发展概率统计学科,系里派陆传荣老师赴北大进修,回来后陆老师组织有关教师集体研读他从北大带回的资料,主要有柯尔莫戈洛夫(Kolmogorov)和格涅坚科(Gnedenko)的名著《独立随机变量和的极限分布》(Limit Distribution of Sums of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和有关平稳过程的一些基本理论。我是在本科四年级时开始接触这些内容的。当时不分专业,到四年级时按不同方向分讨论班,我申报了概率班。虽然当时对概率统计知之甚少,一个朴素的感觉是:这是一门很有前途的学科。哪知这样就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
节选部分结束
主编:丘成桐、杨乐、季理真
副主编:姚恩瑜
出版时间:2010-05
《数学与人文》的首卷本登载了对主编的访谈,他们对本丛书的宗旨做了很详细的阐述。在首卷本的“数学科学”、“数学星空”、“数海钩沉”、“数学魅力”、“数学教育”等栏目中,讲述了中外数学史和众多名家的生动故事、趣闻轶事,介绍了数学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经验体会,让读者看到了数学的趣味性、严谨性和它的无处不在。《数学与人文》的创版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所以在首卷本中设立了新中国60年数学发展的专题。其中刊登了丘成桐教授撰写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他从一个数学大师的角度纵横古今地畅谈了他所理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况、问题和展望;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数学会,讲述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召开的曲折过程;还介绍了三个数学分支(代数,数论,调和分析)的发展。我们期望本丛书能受到广大学生和学者的关注和欢迎,期待读者对办好本丛书提出建议,更希望丛书能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数学与人文》丛书是一套以大学生和青年学者为主要对象的数学科普从书,也适合中学数学老师与爱好数学的同学,同时也是社会知识阶层的有益读物。丛书的主要栏目有:人物访谈、数海钩沉、数学星空、魅力数学、数学教育、数学科学和中国数学发展等。配合一些值得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丛书会适时出版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