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题目 | 专辑 |
---|---|
李方、张永 | 数学符号在中国 | Vol. 17 |
李雨生 | 远处不是天尽头——Ramsey理论简介 | Vol. 14 |
刘克峰 | 丘成桐与卡拉比猜想60年——谨以此文献给丘成桐教授荣获菲尔兹奖30周年 | Vol. 14 全文 |
希南华 | 基础数学的一些过去和现状 | Vol. 14 |
Steve Batterson | John Parker Jr.对美国数学的贡献 | Vol. 10 |
David E. Zitarelli | 1904年的圣·路易斯大会与美国数学西扩 | Vol. 10 |
Xiaoxia A. Newton | 美国数学教育——洛杉矶联合学区有关5年区域数学计划的评估结果 | Vol. 9 |
Richard Cleary、James W. Maxwell、Colleen A. Rose | 美国数学学科2009年年度调查(第三份报告)——全体从业人员概况、注册及学位授予概况、毕业学生概况 | Vol. 9 |
王渝生 | 李善兰“尖锥术”及其应用的研究(I)——纪念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李善兰诞辰200周年 | Vol. 9 |
Demetrios Christodoulou | 古代亚历山大的数学 | Vol. 8 |
Notices of the AMS | 中国的一次数学访问(1976年5月) | Vol. 8 |
徐泽林 | 日本神社数学——算额的故事 | Vol. 7 |
王善平 | 古代希腊和中国数学比较之初探——“绳”与“矩”,“量”与“数” | Vol. 7 |
张永、李方 | 数学符号赏析 | Vol. 4 |
王兴华 | 祖冲之与割线法 | Vol. 4 |
丘成桐 | 从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到二次大战前后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 | Vol. 4 |
张顺燕 | 函数概念及其演变 | Vol. 1 |
李文林 | 球体积传奇 | Vol. 1 |
徐义保 | 微积分传入中国150周年记 | Vol. 1 |
孙小礼 | 紫罗兰在春天将到处开放——谈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明权之争 | Vol. 1 |
丘成桐 | 中国与印度数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Vol. 1 |